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,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应化。发病率为1%~7.2%,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。产褥病率。 产褥感染的预防有以下几点: 第一:增加营养,多饮水。不能进食者可到医院进行静脉补液。 第二:抗菌素治疗:一般可用青霉素、链霉素、卡那霉素、红霉素等。 第三:对产后子宫有小量出血,淋漓不断者,可试用益母草膏或麦角制剂,促进子宫收缩。 第四:外阴局部热敷或红外线照射可使早期炎症消散。产后 10 天起可用1:5000 高锰酸钾溶液坐浴。 第五:如外阴伤口已化脓,应到医院及时拆除缝线,扩创引流,排出脓液。 第六: 卧床休息,产妇取半卧位,以便炎症局限于盆腔,有利于恶露排出。 第七:产妇所用便盆应严格隔离,单独使用定期消毒,以防交叉感染。 第八: 严密观察体温、脉搏,每小时测 1 次。若有高热可物理降温,用40%酒精擦浴产妇的四肢、腋窝和腹股沟处。此时应停止哺乳,并用吸奶器吸出乳汁。 第九:保证营养的摄入,可给予高蛋白、高维生素膳食,如牛奶、鸡蛋、鸡汤、肉汤等。 第十:保持外阴清洁,用消毒液如 0.1%新洁尔灭擦洗外阴,每日 2 次。 第十一: 防止褥疮,对于病情严重,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加强护理,注意防止褥疮发生 预防 加强孕期卫生宣传,保持全身清洁,妊娠晚期避免盆浴及性交,加强营养,增强体质。治疗急性外阴阴道炎及宫颈炎等合并症,避免胎膜早破、滞产、产道损伤与产后出血。消毒产妇用物,严格无菌操作,正确掌握手术产指征。产后严密观察,对可能发生产褥感染和产褥病率者,应用抗生素预防。
相关阅读